谈谈读书与学习六爻的那些事,王国维的三重境界

  • 周易汇
  • 2024-12-06 10:21:06
孙先生,专业算卦占卜二十年,精研易经八卦,擅长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命理分析与预测,无论是健康、事业、婚姻,还是考学择校、选日择吉、财运官运、阴阳宅风水等均可占卜预测。鬼神灵异、孩子哭闹、佛道仙缘、中邪附体等有独特处理方法,帮助人化解难题,趋吉避凶,详情电话或微信咨询!
真人算卦 付费占卜 微信yuce95
谈谈读书与学习六爻的那些事,王国维的三重境界

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王国维,用三句宋词形象地比喻了读书的三种阶段,这个说法被很多人熟知。最早听到这个观点,应该还是我上初中的时候,那时语文老师提到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里的这段话,说的特别有趣,也让我对这三重境界记忆深刻。

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提到:“古今之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之境界:‘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’。此第一境也。‘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’。此第二境也。‘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’。此第三境也。”

这三句话,每一句都描绘了不同的阶段。细细琢磨,不仅读书是如此,凡是学习一门新技能、大到学术研究,小到兴趣爱好,其实都要经历类似的过程。而最近想到六爻的学习,也发现这三重境界简直是为它量身定做的。

第一阶段:刚开始,满是好奇与憧憬

不管学什么东西,一开始总是充满热情。看到那些未知的知识,心里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。就像王国维提到的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,在这阶段,人总是站得高看得远,觉得自己将来一定能掌握这门本事,甚至可能有一番成就。

第一次接触六爻的人,大多是因为某种偶然的机缘。可能在书店翻到一本相关的书,或者听到别人提起,瞬间被吸引住了。但这时候头脑里其实一团乱麻,古书现代书堆积如山,想学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,常常纠结得脑袋发昏。不过这种混乱感挡不住初学者的热情,折腾一番后,总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切入点,开始慢慢摸索。

第二阶段:投入学习,经历迷茫和坚持

真正开始学的时候,才发现困难重重。看着各种复杂的理论和规则,不管是古籍中的文言文,还是现代解释中的专业术语,常常搞得人一头雾水。王国维说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,这就是这个阶段的真实写照。

在学习六爻的过程中,这个阶段可能是最辛苦的。特别是刚开始系统学习的第一年,有人听课、有人看书,每天都觉得有收获,但也经常遇到“学了忘,忘了学”的尴尬。就像在拼图一样,虽然知道大概轮廓是什么,但具体每一块该怎么拼,始终不太清楚。

很多人会在这一阶段放弃,毕竟不管是什么领域,深入下去都需要耐心和毅力。尤其是六爻这样复杂的学问,光靠一腔热情是撑不住的。只有咬牙坚持下去的人,才能逐渐从“似懂非懂”迈向“渐入佳境”。

第三阶段:理解融会贯通,形成自己的风格

当学习到一定程度时,人会慢慢开始反思:书上讲的那些理论真的适合自己吗?自己的经验和书中的观点一致吗?这个阶段,人不再单纯地接受外界的知识,而是开始结合自己的实践,形成一套更符合自己思维方式的理解。王国维用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来形容这一阶段,再贴切不过。

对于六爻的学习,这个时候你可能已经读完了大部分经典书籍,听过许多课程,也有了不少实战经验。随着积累的增多,脑海里会逐渐清晰起来,甚至有了自己独特的断卦风格。这种“从无序到有序”的过程,就是一种蜕变。

不过,这个阶段也容易让人迷茫。一方面,知识和经验都到了一个瓶颈,另一方面,可能开始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,陷入自我满足的状态。真正能从这里走出来的,是那些继续虚心学习、不骄不躁的人。

从理论到直觉,用心领悟

六爻有一个有趣的特点,那就是“卦随人显”。不同的人,同样的卦象可能有不同的解读。到了第三阶段,很多人开始发现自己的断卦风格、直觉,甚至摸索出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。这时候,重要的不是“多学多看”,而是“用心体会”。

有人说,学到最后,其实是在学自己。书上的理论是别人的经验总结,而最终能帮助你的,是你自己的领悟。慢慢地,把知识融入生活,让它成为一种下意识的习惯,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。

或许,这就是六爻学习的第四阶段了:心平气和,用自己的方式与世界对话。

微信:yuce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