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做梦,到底有没有意义?

  • 来源:周易汇
  • 日期:2025-04-18 09:43:40
  • 点击:72
孙先生,专业算卦占卜二十年,精研传统周易,擅长命理分析和易经八卦预测,无论是健康、事业、婚姻感情,还是考学择校、选日择吉、财运官运、孩子起名、阴阳宅风水等,均可占卜预测。老师还通晓民间鬼神灵异、孩子哭闹、佛道仙缘、中邪附体等怪病的化解,已帮助众多缘主处理冤债,趋吉避凶,详情添加微信咨询!
真人算卦 付费占卜 微信yuce95
关于做梦,到底有没有意义?

很多人醒来后都会想:“刚刚那个梦是啥意思?”但其实,大多数梦,说实话,可能就是大脑在夜里自己瞎转悠。它不是完全没意义,而是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没太大帮助,也不会指引你明天中彩票、后天升职。

不过话说回来,就算一个梦看起来没什么用,它也不是平白无故出现的。梦是大脑对信息的消化、重组、释放,有时候只是白天想太多了,有时候是身体不舒服,有时候只是睡姿不对。所以,从“有没有意义”这个问题来说,答案是:大多数梦有成因,但没啥实际指导价值,真正能对现实产生点影响的梦,其实少之又少。

古人怎么分类梦?

咱们老祖宗对梦这事其实也挺感兴趣的。《周礼·春官》里就提到了“六梦”:正梦、噩梦、思梦、寝梦、喜梦、惧梦。看名字就知道,这些梦大多跟情绪波动有关系。比如你白天心烦意乱,晚上很可能就梦到奇奇怪怪的情节。

后来到了明代,陈士元还更细致地把梦分了九类:什么气盛之梦、气虚之梦、邪寓之梦、情溢之梦、厉妖之梦……看起来很专业,但说到底,还是人在不同状态下大脑活动的表现而已。

然而现代人看梦,大多数时候已经不这么讲究分类了。人们在几千年搞不清梦的真面目之后,干脆简单粗暴地只剩两类:“美梦”和“噩梦”。

梦,到底让人喜欢还是害怕?

其实不管是好梦还是坏梦,大多数人醒来后第一反应都是“想忘掉”。

美梦之所以让人想忘,是因为它太好,现实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梦里你可能中了五百万,有人深情表白,醒来发现工资还没发,微信也没人回,心里落差太大,不想面对,于是宁愿忘了。

噩梦更不用说,谁想记住那种在梦里掉下悬崖、被追杀、失去亲人的情景?梦虽是假,但吓人是真的。人都怕梦成真,所以潜意识就会想尽办法把它遗忘。

于是,真正能让人开心记住的梦,往往不是睡着的时候做的,而是醒着时心里想的——人们把这种梦叫“梦想”。

梦想和梦的差别到底在哪?

梦想这个东西,是你主观上愿意相信并愿意为之努力的目标。它不会像睡觉时的梦那样毫无逻辑。你想当画家、想买房、想去旅行……这些虽然现在还没实现,但你知道它可能实现,所以你愿意记住它,甚至每天去想它。

但睡梦里的情节就很不靠谱了。有时候你梦见自己变成鸟飞了,有时候你梦到小学老师骑恐龙来上课,这种内容吧,清醒后谁都知道不可能发生,所以你醒来只会说一句“什么鬼?”然后迅速忘掉。

梦为什么总是“模糊的”?

很多人觉得梦之所以特别,是因为它朦胧不清。梦不像现实那样有逻辑、可预测,它更像是画面闪来闪去的片段剧集。但有人就因此觉得梦有某种“特殊的美感”,称之为“朦胧美”。

但你想想看:真美的东西需要靠朦胧来遮掩吗?清楚明白、真实鲜活的东西才更让人心动。梦之所以迷人,更多是因为我们看不透,而不是它真的有多么“美”。

人类为什么这么爱做梦?

说到底,人其实是喜欢梦的,尤其是那些能让人暂时逃避现实的梦。在梦里你可以变得更勇敢、更漂亮、更成功,哪怕只是一会儿,也能让人开心点。

现实中,人总要面对压力、琐事和烦恼,而梦就像一个“心理缓冲带”。人在梦里重新组合自己的情绪和记忆,有点像手机自动清理缓存一样。梦虽然杂乱,但对内心可能有点舒缓作用。

如果人生是场梦,那你愿意醒来吗?

有些人甚至觉得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大梦。我们追求的、渴望的、失去的,都像是一场又一场不断重启的梦。每个人都在努力“造梦”,希望这梦能一直持续下去,别太快醒。

但如果真的有一天“梦醒”,发现身边的一切人和事都不复存在,只剩下你一个人,那是不是还不如就不醒?

道家就有人琢磨这个问题:既然梦会醒,那我就想办法让梦别醒——这就引出了“追求长生”的想法。可惜最终都失败了。梦再长,也终究有尽头,因为我们身处的这层现实,可能本身也是另一个“梦中梦”。

人类一直在问的那个问题

梦的意义,最终又绕回人类最早的问题:“我是谁?我从哪来?要到哪去?”

只要这个问题没搞明白,梦就永远是个谜,而所谓“解梦”,大多数时候也只是人们为了让自己安心一点、图个心理安慰罢了。你说这个梦意味着发财、升职、姻缘,也许不过是因为你内心本来就希望那样。

所以有时候,与其去追着每一个梦找答案,不如认真过好醒着的每一天。真想实现点什么,就别指望梦,靠“梦想”更靠谱。

微信:yuce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