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这回事,千万不要被“因果”绑住了!
- 来源:周易汇
- 日期:2025-04-15 15:32:00
- 点击:144
很多人一开始学修行,本意挺好的,想着积点德、改改脾气、调整一下心态。结果学着学着,反而越活越焦虑,整天动不动就把什么“因果”“业障”挂在嘴边。尤其是身体一出点小毛病,就立马往因果报应上靠,这真的有点走偏了。
我有个朋友,是个挺虔诚的居士。年纪不大,但检查出来三高,医生都说了,要按时吃药、注意饮食、少吃肉、坚持锻炼、改掉熬夜的毛病,还建议他练练舒缓的养生功,比如八部金刚功之类的,挺温和,对身体也好。
可他怎么做的呢?药不吃,锻炼不动,倒是天天听一些稀奇古怪的“讲座”。某些人跟他说:“你这是因果病,得靠放生来还债。”结果他真信了,三天两头跑去放生,买鱼、放鱼、烧香、念咒……钱花了不少,身体却一点没见好。
有些“讲因果”的人,嘴里是修行,心里是生意
说白了,有些人嘴上说的是替天行道,实际上就是拿“因果”当生意做。他们盯的不是你的身体,而是你的钱包。让你信“生病是业障”,说得你不敢去医院、不敢吃药,只敢靠烧香磕头放生来求好转,这不是坑爹么?
真出了问题还不去看医生,你这跟迷信有什么区别?你信的,不是佛法,是折腾。信得一脸茫然,生活过得一团乱。身体一天比一天差,心也越来越焦虑,这哪里是修行?
有次我实在看不过去,就劝那个朋友:“你倒是好好去医院看看,锻炼起来,吃清淡点,不比你天天扔鱼到江里强?”他说:“我这是在还债,我这是修行啊!”听得我直叹气,修行不是这么个修法。
别把“修行”当成逃避现实的借口
还有一类人,整天嚷嚷着“我要当义工”,一脸虔诚的样子。问题是,家里人手就紧张,他自己也不挣钱,孩子学费还没着落,父母年纪大了需要照顾,这时候你不去干正事,反倒跑去当义工?你这是在帮谁?
我见过一个阿姨,把家里的房子卖了,转身全捐给了某个宗教场所,说是为了积德。女儿那边大学学费都没着落了,最后气得断绝了关系。你说说,这种“舍己为修行”的行为,到底是积功德还是造孽?
修行是为了让我们过得更清明、更有智慧、更善待身边的人。不是让你扔下家庭、撇下责任,一头扎进庙里,连儿女都不顾。修行若不能带来生活的正向变化,那它就成了形式,而不是力量。
真正的修行,是把日子过好
别以为修行一定要出家、打坐、吃素、念经才算数。在红尘里好好活着,把每一天过得踏实、让自己和身边人都舒心,这就是一种修行。你能安顿好自己的家庭,让孩子健康成长、父母安享晚年、夫妻关系和睦,这比你天天烧香磕头有意义多了。
你要是真有心修,不妨从读书开始。读点《道德经》、《易经》,了解点道家的智慧。看看自己有没有什么观念是卡住了自己的,是不是总在意外界的评价,是不是总在逃避生活的责任。
再练一练站桩、打坐,不求神通,不为显摆,只为让心静下来,让气顺起来。每天花个十几分钟站一站,也比你做一堆“功德”却把日子过得一塌糊涂强。
你信的,应该是自己的心,而不是别人的说辞
我特别认同一句话:“心想事成,其实不是神灵显灵,而是你自己真的相信你能行。”当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时候,谁还能帮你?你都觉得自己不行了,你还想让谁相信你?
宗教里讲“诚心”,讲的其实不是给神看的,而是让你真的把念头放在一件事情上,把信念撑起来。当你觉得自己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时,你就会为它努力。你每天多睡半小时,少吃一口油腻,多说一句好话,都是在修你自己的“道”。
那些被人供奉的神明,其实很多本来就是人,比如关公、赵公明、比干。他们不是超人,也不是无所不能,他们代表的,是忠义、财富、正直这种品质。人拜的不是雕像,而是那份信念和追求。
修行的本质,是面对生活的勇气
很多时候,善恶不是天生的,人的天性就是趋利避害,想舒服、想轻松,这很正常。但正因为我们知道人会贪、会懒,才更需要修行来约束、提醒自己。
你只有承认自己也会犯错,才不会高高在上地看别人,也才会愿意真心去理解他人。不要以为修行是远离尘世、坐看云起。真正的修行,是你在菜市场跟人讨价还价时,也能平心静气;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,也不骂人不抱怨。
我认识一个师兄,他说看人有没有底气,跟“八字”没啥关系,走几步路、说几句话就能看出来。有些人一开口就蔫蔫的,走路低头哈腰,那多数都是内心没底。而这些没底气的人,在现实中也容易斤斤计较,精打细算到抠门,活得又苦又累。
修行不是形式,是落地的智慧
你想修,就从现在的生活开始,把身边的小事处理好。去赚钱,是修行;照顾家人,是修行;控制情绪,也是修行。不是每天点香念佛才叫修,别再拿“因果”当挡箭牌,拿“修行”当逃避现实的借口。
最后想说一句,把自己过好,就是最大的功德。与其天天说“我要积德”,不如早起一点,给爸妈做顿饭;与其去寺庙跪一天,不如好好陪孩子写写作业。你把这份“心意”融进日常,生活自然会变得越来越顺。